【汽车人】欧盟遏制中国供应链政策,从意图到结果

团团车 2023-09-22 3021次阅读

在欧盟看来,电池原料的对华依赖问题,不仅上升到汽车产业的层面,更上升到经济大局的战略层面。

文 /《汽车人》齐策

自脱欧后,英国媒体就很喜欢看到欧盟身处两难的窘境。

9月17日,英媒表示,欧盟轮值主席国西班牙起草了一份内部报告,称2030年欧盟将高度依赖中国生产的锂电池和燃料电池。该报告呼吁欧盟立即采取“强有力措施”,减少“过度依赖中国的风险”。

据悉,10月5日,欧盟领导人将在西班牙开会,这份报告将成为讨论欧洲经济安全问题的基础。可见在欧盟看来,电池原料的对华依赖问题,不仅上升到汽车产业的层面,更上升到经济大局的战略层面。

《法规》和《法案》

8月17日,《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》(以下称《法规》)正式生效,要求自2024年7月起,电池生产商必须申报从原材料到生产再到回收的碳足迹,2027年7月满足碳足迹限制要求。

7月份,来自德国的欧洲议会副主席尼古拉·比尔(Nicola Beer),提交了一份议案,名字叫《核心原材料法案》(以下简称《法案》),要求欧盟在2030年前必须建立“可靠的战略性原材料(锂和硅)政策”。核心是一条红线——锂电池对任何海外供应商的依存度,都不得超过65%,其中允许最多20%的新加工能力来自于“新兴市场”。

如果落实到位,确实意味着欧盟基本能掌控电池供应链。

9月14日,欧洲议会以压倒性优势(515票赞成,34票反对)通过了《法案》。

显然,传说中的“西班牙报告”基于《法案》而撰写。尼古拉·比尔表示:“通往欧洲主权和竞争力的道路已经确定,凭借各政治团体的压倒性多数投票,欧洲议会在供应安全问题上的立场非常明确。”

如果《法规》划设的红线是认真的,那么届时无论出口电池到欧洲,或者在欧洲生产电池,都将受到更严格的环境监管和限制。

既然《法规》已经上路,为什么还要《法案》,并出台这样一份报告呢?

“电池护照”的意图

两者虽然都与电池的生产流程相关,但《法规》是解决欧盟电池生产竞争力弱鸡的问题。它不能改善欧盟电池生产成本,但用“电池护照”政策,谋求将对手的生产成本拉上来。

宁德时代自己披露,今年上半年,其在欧洲动力电池市场市占率34.5%,同比提升9.3个百分点,连续3个月排名第一,已经把LG从欧洲最大电池供应商的宝座上赶下来。

宁德时代没有提及其在欧洲和中国本土的成本差异,但英媒猜测认为前者比后者高60%。也就是说,在原材料都由中国供应的情况下,同一厂商、同样的技术,欧盟照样无法和中国直接竞争。

而电池护照这事,意味着无论欧盟本地产能,还是出口到欧盟,都将面临电池护照数据库建设、护照管理系统维护及国际统一标准构建等挑战。

今年初,全球电池联盟(GBA)首次发布了电池护照概念验证成果,并公布了三张电池护照原型。这三张护照原型,以奥迪和特斯拉的三款电池为例,展示了全生命周期数据,包括制造历史、化学成分、技术规格、碳足迹等数据。

顺便说一句,GBA在去年12月宣布宁德时代入选新一任董事会,任期则只有21个月(2023年4月至2024年12月)。

显然,电池护照上的信息,已经将供应链和技术方案暴露过多。这其实是在惩罚技术上拥有护城河、成本上有优势的企业。本地化生产并不能解决“护照”带来的额外成本。

摆脱中国电池原材料依赖

而《法案》和西班牙主笔的报告,说的是一回事,即自建电池供应链,摆脱对中国的依赖,防止被后者卡脖子(去风险)。欧盟显然试图模仿美国的《通胀削减法案》,唯一的区别是不想掏钱补贴,只想用行政命令和法律来卡。

《法案》想的挺好,它与《法规》之间的联系是,都制定了提高回收能力的目标,在废弃物的收集、分类和处理中,要有45%的锂材料可以被回收,而钴的回收要求是90%。

但现实是,欧盟27种核心矿物原材料中,14种矿物100%依赖进口,3种矿物95%依赖进口。

如果彻底实现《法案》要求的那样,斩断大部分中国对欧盟的关键电池原材料供应(给后者留了不超过20%的份额),那么现在就要拿到海外矿藏的长约。按照中企的习惯,需要持股相当比例,才能确保长期供应。

同时,欧盟要在2024年建立可靠的金属粗炼、精炼、分销体系,并建立金属交易所(欧洲唯一的基础金属交易所在伦敦)。这样才有望将关键矿物的供应掌握在自己手里。自然,电力为首的基础设施、人才体系也得跟上。

而上述所有工作,中国花费了20年和千亿级资金才做到。更为关键的是,中国有庞大的下游需求,能使供应链条实现价值闭环。

就算欧盟有足够的金钱和时间,地球上的富集矿藏也是非常有限的(尤其是钴、镍等)。何况前两个它同样没有。这么看,又是一次空对空的政治表演。

搞笑的是,欧盟也同样将一部分指望,放在回收上。这和美国面临镓锗管制是一样的反应。而回收体系欧盟倒是正在建立,这一点比美国强。

但是,到2025年,就算不考虑梯次利用需求,退出现役的动力电池也少得可怜。这和欧盟现在电动市场规模远比不上中国有关。而欧盟的锂电池需求是持续扩张的,一个小规模的旧货市场,面临一个持续扩张的回收需求,完全对接不上。从简单的数字对比就可以看出,回收解决供应的目标,其实也没戏。

自戕式政策体系

我们能够理解议员们缺乏专业基础,但他们的智囊和咨询公司不缺少这些必要的知识。议员们大概率听够了幕僚们提醒“很难做到”,但还是让《法案》一路绿灯,成为法律。

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将欧盟对中国的材料依赖,简单描述为“全球分工体系”所致。问题是,欧盟缺乏长远的布局、超大规模的市场,以及调动资本的长期授权,导致它基本上没有意愿主动寻求拥有这些战略资源。

市场端的体现在于,从动力电池开始商用化以来,就没有像样的欧洲供应商,跑到海外去开矿山、买股份、买散装轮,拉到欧洲来冶炼加工,然后卖给电池厂,什么都没有。就连欧盟现在的电池厂,也是亚洲供应商所建,原料也从亚洲来。

凭什么认为只要念经,搞几个法案、法规出来,就可以摆脱依赖呢?

当然,出发点并不难猜。无论欧盟还是美国,试图自己掌握电动汽车产业的供应链,无非是对中国缺乏战略信任。中国从未主动威胁或者实际卡对方脖子(破坏分工体系),倒是美国和欧盟频频这么做。

因此《汽车人》猜想,欧盟现在要亲自来干这个苦活,无非是想拿捏中国的时候,免受对方报复。

单看哪个政策,都觉得有其自身的合理性。但整体一看,欧盟这两年都干了啥?

先是主动减少对俄罗斯的能源(石油、天然气、煤炭)依赖。2021年,欧盟天然气消费总量的40%、石油进口总量的27%和煤炭进口的46%都来自俄罗斯。

俄乌冲突后,这些贸易貌似归零。实际上,印度、土耳其等趁机大做“倒货”生意,欧盟现在实际使用俄罗斯能源的比例,是一笔糊涂账,但确实削弱了很多。

现在则策划减少对中国锂电池相关材料的依赖。欧盟刚启动的对中国电动车的反补贴调查,如果“补贴结论”成立,而中国的报复,又意味着将要进行规模很难控制的贸易战,相当于主动对出口市场进行制裁。

从能源到市场,从电力到金属材料,全都采取遏制市场机制的手段,其结果只有一个:大幅度削弱欧盟汽车产业乃至整个工业体系对外辐射能力。这是何等的脑洞,才能设计出这种自戕式政策体系。

中国对欧盟电动车或者工业体系的威胁程度,可能见仁见智,但欧盟搞死自己的决心,似乎还挺坚决。良言难劝要死的鬼,当对方对你怀有敌意的时候,必须放下助人情结,尊重他人命运。

整个博弈过程中,中国当然会损失海外市场,这是没办法的。好在中国拥有完整的供应链和规模最庞大的市场体系。

尽管供应商的产能利用率已经下滑(宁德时代产能利用率,从去年的81.25%下滑至今年上半年的60.5%),主机厂的产能利用率也在盈利线之下(去年在50%左右),但比起要啥没啥的欧盟来说,日子会好过一些。这也是在极端情况下,以“内循环”为主的意义所在。